
很久就之前有一位年輕設計師,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:
在做設計之前有沒有什麼事情一定要做的?
我的回答是:「很多ㄟ、有研究、有產品定位,但是有一件事一定要做,從一開始到最後都會要一直做的,就是Design System。」
Design System是讓設計工作較率提升、加速產品的開發速度的關鍵之一。
Design System是什麼?
其可理解為,麵包店有一份做麵包的食譜,可以知道如何去製作麵包的成分和順序,及最終的理想成果會應該長怎樣;但你有可能會問,這樣這個食譜做就會做出好吃麵包嗎?不,不會的,不可能一開始就會做出好麵包,但有這份食譜,是讓失敗的機率降低,減少人力和物料成本的支出,但是最終好吃的麵包,還是需要各方經驗的疊加才可以。
數位產品的Design System,主要作為數位產品的設計依據,讓數位產品設計師,進行設計構想的產品或形象,可以符合產品商業目標。
但是一個好的Design System就像是一本字典,可以讓團隊可以參考使用,不僅可以知道整個系統視覺調性,還更可以了解整個系統行為定義;所以如果有設計師跟你說,Design System就是要做的炫、美美的,那就可以知道該設計師還不合適做Design system,必較合適處理視覺層面的設計任務。
Design System即為一個資料庫,包含了產品的各項規範和元件定義說明,會有下列好處:
- 易於資深和新進設計師,進行設計時共同的參照依據。
- 人員組織的變動或休假,也不會影響產品設計的運作。
- 和工程師之間的減少溝通成本。
- 產品的整體介面保持一致性,尤其跨平台產品,更需要該System做依歸。
- 一個部件變更時,也可連動其他頁面中相同部件。
- 縮短重複性工作的時間,可專注在設計難題上及增加創新的時間。
每間一間公司對於設計系統的認知不同,有些會比較偏向品牌哲學傳達,也有些偏向加速開發流程,但不管是那一種,都是可以幫助設計師這類職務的角色,可以快速了解一個產品的相貌,和後續很工程開發端既有溝通模式;即便過去在擔任工業設計師設計筆記型電腦時,也會有類似的說明文件,讓設計溝通和執行上都有依據說明,該文件會有規格定義,Placement元件包含那一些,要如何影響堆疊,堆疊的GAP高度是怎樣,就會影響到外觀的設計會怎麼樣。該屬性文件都是為了讓設計師進行設計或移轉設計時,都有一個依據。
團隊人數只有1-2人,直接口頭和完稿圖面,為先趕上線即可和開發溝通;但是如果考量讓產品會有長期計畫,就必須要重一開始時就要累積。
隨著組織長大,就越一定要建立Design System,不然產品在市場上走了兩年後,用戶就會發現,為什麼這一頁的返回箭頭,跟另一頁的返回箭頭會不一樣?然而很多企業,不太了解Design System的重要性,站在商業考量角度來看,不會立即的效應回饋。
甚至於還只是放在一個人的腦中,他離職,基本上就也是帶著走了整個Deisgn Syatem的邏輯,這對組織的發展是影響很大。某些設計師,了解的這東西很重要,但卻是跟周邊的人或老闆,說這一點都不重要,已能凸顯自己的優越感或存在感,這其實對於組織的知識累績、經驗傳承一點幫助都沒有。
誰該做這件事?
1.當職主管,理論上會是最清楚整個產品細節和最初的設計哲學。
2.共同執行專案者一起維護,經手者會了解到產品發展的過程中,多多少少會有些許的調整,可以立即維護該System。
要怎麼開始做?
1.從你現在的專案中,找一個頁面開始建立。
從MVP功能開始建立Design System,就像做產品一樣,沒有最好的設計,只有一直優化設計。先從一小點一小步開始做,持續的做,這一持續下去很有可能短則3個月,長則一年以上,都有可能。
2.建立的項目原則上會有,先以組成一個頁面的必要元件開始。
件資料庫是一個重要資產,但是設計系統是包含了該產品理念衍生出來設計樣貌、文字語氣、操作行為。
如果已經上線了一段時間了,就只能從現有的頁面開始重新整理分類,然後理清內一個元件的前後關係,但這也很有可能已成歷史懸案無人能解了,所以也就憑藉當下產品策略方向,去做篩選或去除了。
Design System要包含哪些東西?
主要包含行為面的規則及元件資料庫
行為面規則,其目的是為了,讓整個服務系統的操作行為可以一致,或是兼具系統本身的特色。
比如說:在系統上規定,取消都需要在左側,再就不管是在APP上或是WEB上,只要關係到負向行為(取消, 返回, 拒絕...等),都須均在左側邊設計呈現;或者是說,系統行為規定Nav bar的第一個按鍵就是會回到首頁,那也就是不管是在APP或是WEB上的行為,都會是一樣點擊第一個鍵(可能LOGO或是home),都會直接跳轉至第一頁。
所以行為規則其目的,是讓使用者進入到這個服務系統時,不分那一種設備進入,操作行為可以接近或是一致。但在建立一致的行為之前,需要先討論原生平台(iOS, Android, React...)常見的操作方式,並評估是不是需要改變原生行為的方式,評估要件可以從與系統本身目的或是品牌目標來進行考量。
元件資料庫,其目的是讓執行者(設計師或工程師)可以直接看到相對應的元件,應該是長怎樣,甚至於可以直接採用,不用再重新設計。
其可區分為兩大類
1.基本設計單元(Basic building blocks)
Color, Typography, Icons, Spacing, Grids, Motion...etc.
2.設計組件(Components)
Buttons, Card, Input fields, Pagination, Tabs, Tables, Avatar,Brand(品牌logo或識別)...etc.
其實保握一個原則,就是可以讓產品開發時,產品發展的目標及規範可以說明清楚,以利後設計開發時有方向可以參考。
整體設計系統要包含用法和維護的說明,包含寫作的用法,規則和建議,設計原則的應用、維護、流程、分析。而更深層的產品哲學,就需要用一點時間,從品牌到運營的角度來建立說明文件。現在很多當代巨頭科技公司,都很樂於公開他們的Deisgn System,除了APPLE及Google這兩大平台的文件說明之外,分享幾間公司,我三不五時會上去參考學習的設計系統。
3.值得一看的設計系統
IBM,設計感十足的Design System,文件撰寫的很清楚,且閱讀起來很舒服。
Spotify,品牌印象也完美呈現在Design System的文件說明中。
Ant. Design,超完整的設計說明和定義,還有考量到多語系(i18n)和RTL
Audi,不僅從品牌識別開始說起,且文件內容時尚感十足。
蒐集很多品牌的DS網站
這網站很佛心的把一個完整Design syetem建立做成一個To-do list,如果沒有什麼頭緒,可以直接按著每一條項目建立相關內容。
結論
Design System不用一開使就做好做滿,但是需要一點一點慢慢累積。不僅對於產品開發流程的提升,且可以變成用戶對於產品的一種信任感,相信產品的製作是有經過一定規範的進行。但我也是相信即便凸顯了Design System的重要性,但也不會真的影響到企業中,而做設計師或是看看這篇文章的人,至少可以把這概念放在自己心中。不會只是單就於某些人的個人喜好進行,這對於產品及品牌才會是長久之計的考量。
延伸閱讀
UI 使用者介面的設計系統(Design System)是什麼?
2019產品趨勢 — 如何著手設計系統 Design System is the new black: How to begin
9 Design System Traps to Avoid
Intro to The 8-Point Grid System
How to construct a design system
Design Systems: Step-by-Step Guide to Creating Your Ow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