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說明了建立個人知識庫的契機和常見情境後,這一篇就來說說建立的第一步。
什麼是PKM?
再開始第一步前,先說明一下什麼是PKM?
個人知識體系(PKM,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) ,每一個人的生活條件學習學歷經驗工作環境都不同,即便是有交集的多多少少還是有不同,建立個人的知識體系,可以更突顯出自己特色,整理建立的過程中,同時也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跟專業知識;建立知識體系可以在資訊爆炸的時代,讓自己更具有清晰的思緒,每一個人、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想法產出,也會有數以萬計的資訊接觸到,如果沒有有一個機制收集下來,那就會消失在這宇宙中,那就太可惜了!過程中最小單位,就是一小小的知識點,運用個人知識系統去收集,讓自己每天的想法、知識和資訊,都可以被捕捉,同時自己的知識體系也同時擴增。
建立起來的知識庫是可以隨著自己而移動,不會因為空間或時間而中斷,可以帶著走的知識庫,不會因為你離開拉一個公司或組織就停住了。
限制條件
自己的這個建立輸出工作流程,有四個主要的限制條件:
- 要可重複使用
因為每一個知識點都應該可以被重組,在別的內容再次被利用到,就不會只有一次,這樣讓這知識點的價值可以一直提升。 - 要可擴張修改
因為現在當下學到的知識,可能會因為時空環境的更換,有可能對於該知識有不同見解或矛盾批判,所以要讓這一個知識,可以不斷的編修和擴張,維持對於這知識熟悉度;這條件是要讓知識庫可以不斷的迭代(Iteration) - 要可追蹤分析
當已經是確定會執行的知識,其實就已經轉換成任務,任務的成功失敗,都會形成個人獨一的經驗,透過追蹤分析,讓這個知識點,具有時間的紀錄,也容易轉換未來有想同情境時,可作為經驗參照;這條件是要讓知識庫具有編年史的概念(Chronicle) - 要可移轉更換
這工作流程的所產生內容,都應該要可以被移轉或保存在一個自己可以掌握的環境,避免單一工具突然變動,而影響自己知識庫的完整性。
建立的方式
再來就說明的建立的流程包含那些階段。
建立個人知識庫的最大目標就是「記住每一件事情」,這也就是我的的終極目標,但是基本上是不是太可能,所以就需要把這目標拆解成小小目標,大部分時候,我接觸到知識或資訊不外乎來自於幾個領域的來源(書籍、興趣、嗜好、專業、工作…等)
這些領域的內容其實,就是形塑每一個人獨特的地方,而且每過一個來源資訊,都是有可能透過連結,產生出不同想法。最常見方法,就是用心智圖等方式,將點跟點之間做關聯,不管是強關聯或是弱關聯,只要連再一起,就是屬於自己的知識內容。
只是心智圖的方法,可應用於點子跟點子的連接,每一個點都可以明確看到標題,也易於可以看出全貌及點子之間的相對位置,這就是類似記憶宮殿或記憶地圖應用方式。
不過,心智圖的缺點,就是不容易從一個點,再進入看到關於這個點子的細節內容或資訊。所以很多時候心智圖建立起概念架構後,要再深入細節時,就必須離開心智圖這環境,跳到另一個環境深入細節。
所以對於心智圖在我的個人知識體系中,扮演的角色就是,快速幫我建立起一個知識框架。
輸入輸出的過程
而建立框架的目的,其實為了開始可以輸出。而其實建立個人知識體系的主要目的,是為了讓輸入輸出這個過程的摩擦力可以減少,讓產出的效率和數量可以提昇。
再深入看一下輸入輸出這過程中,就是當自己在收到很多資訊後,會經過自己大腦咀嚼消化後,會產生出想法,就可以輸出消化後的資料。
輸入輸出這流程其實大家都了解,但是為什麼要再拉出來談?主要是參考「適合任何人的洋蔥閱讀法」書中對於學習過程,有五個過程;這五個過程,剛好可以對應到輸入輸出的路徑上。
分別是「Data」、「Information」、「Knowledge」、「Insight」、「Wisdom」,這五個階段最一開始就是有累積小知識,才會慢慢變成智慧,形成輸出的內容。
所以輸入輸出的最小最初的單位是一個小小知識(Data)。
因此,將每一個小小知識點收集起來,就是建立個人知識庫的最小最重要的行動;且無獨有偶的是,「最高效思考術-卡片盒筆記」、「搞定」及「打造第二大腦」這三本書也都提到「捕捉、獲取(Capture)」,是最重要第一步。
Take away
- 知識庫是可以隨著自己而移動,不會因為空間或時間而中斷
- 四個主要的限制條件:要可重複使用、要可擴張修改、要可追蹤分析、要可移轉更換。
- 心智圖,快速建立起一個知識框架。
- 輸入輸出的最小最初的單位是一個小小知識(Data)。
- 「捕捉、獲取(Capture)」是很重要的步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