暫別九年科技圈資歷到加拿大打工生活的三大體會──所謂「勇敢」不在下決定的那一瞬間,在持續投入改變

本文同步刊載於「換日線」(因應閱讀體驗優化,調整部分內容製作目錄,故與投稿文章排版有些差異)

在加拿大生活、工作,算一算已近 500 天了。

對我來說,在國外長期工作生活,與單純旅行觀光的感受,大不相同──當然還是會感覺新鮮、喜悅,但也絕對會遇到非常困難、甚至痛苦掙扎的時刻。

然而,不論經驗是好是壞,這段經歷,都足以讓我打開眼界、更打破許多既定的印象。

趁著記憶猶新,這篇文章,希望回顧自己的旅程,並記錄下在這一段時間自己的獲得與改變──在寫下這篇文章時,我人正在從秘魯庫斯科(Cusco, Peru)前往玻利維亞拉帕斯(La Paz, Bolivia)的夜車上──這也是我在國外生活後才開始嘗試,完全不同於自己過往的旅行模式。 


暫別多年設計師工作,到加拿大當服務業一線人員

每一個環境都有自身問題,台灣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,但即便在加拿大這樣普遍被視為先進、自由的國度,藥癮、酗酒、流浪漢等社會問題,也同樣存在社會之中,我想我們實在無須過度妄自菲薄、當然更不應過於自大──認知到自己的優點並努力宣揚,同時借鏡他國多多改進不足,台灣會讓世界各國人更熟悉、更喜愛。

在此之前,自己是一個在台灣科技圈,工作了近 9 年的資深產品設計師。但對於自己設計的東西,是不是符合國外使用者需求,這一直是自己內心的很深的疑問。

曾經夢想著去英國留學,深入了解西方文化,但因受到金融海嘯影響,暫時擱置了到國外生活的想法。卻在 34 歲之際,幸運抽中「工作簽證」(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Canada, IEC,限 35 歲前申請),搭上「末班車」,去到那年均溫只有 10 度的雪國加拿大,接觸他國文化,與當地不同背景、文化、種族的人們交流。 

34 歲之際,要放下算是不錯的工作「遠走他鄉」,其實不論是自己的內心,以及和家人之間,都有著一番頗為激烈的「討論與對話」──但在暫離遠走後,得到的收穫,卻比當初毅然買了張單程機票時的預期,還要來得多。 

在加拿大在兩個城市工作過:一開始是在溫哥華,做了 4 個月 Tim Hortons 的「咖啡小弟」;接著在班夫(Banff)國家公園裡的 Rimrock resort hotel 飯店,做了快 11 個月的房務整理人員。

陸續共事過的同事,除了亞裔加拿大人外,還有來自印度、菲律賓、南非、越南、韓國、日本、加拿大、澳洲、德國、英國、智利、西班牙、西藏、尼泊爾等國家的同事。

雖然做的多非自己原本設計專業的工作,也或許有人會質疑「為何要棄高薪屈就打工」──但我卻完全不這麼認為。在這不同文化背景的工作環境中,我清楚看到了一些「自己尚有不足」和「自己十分獨特」之處,也讓我知道,這世界真正的樣貌,遠比我過去想像中的還要來得大太多。

必須強調,我絕非在鼓吹「每個人都一定要經歷過國外工作、生活經驗,才能如何如何」,「出走」與否,端看個人生涯目標、也是個人的抉擇。


重新思考定義既有的認知

但有些我個人從這近 500 個日子中體會的心得,在此希望能與大家分享──無論身在哪裏,或許我們都可以重新再檢視所謂的「國際思維」──以下概括整理三件讓我重新思考、再定義的事,分別是「英文」、「專業」、「社交」三個面向: 

重新定義「英文」的程度:外語沒有那麼困難,在於願不願意使用

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,學習外語的目的,是讓自己多開一扇窗,開拓不同的視野和機會,而不是為了追求優越感,或是獲得別人和企業、雇主的認同。

在出發前,其實聽到不少人對於我英文能力的疑慮,例如:「連這個單字你都不知道,還要去加拿大?」、「你說英文有一個腔,很不標準,這樣英文很差欸!」、「哎呦!幹嘛說英文?你很厲害嗎?」⋯⋯

「英文」在台灣,是一個學校中的「必考科目」、近年還開始在職場上成為「錄取或升職要件」──取得「高分」,讓你得以進入理想的學校、公司或職階,卻不見得有機會真實應用在生活中。

但來到加拿大,不論你從哪一個國家來,基本上英文就是彼此的共同語言(在法語區省份可能例外),也就不得不強迫自己使用英文。我的英文能力,在這裡也因此逐步「改善」。

在此使用「改善」一詞而非「變好」,是因為來到這裡工作生活後,才真正發現,在台灣時我們所認知的「英文好」,比較標準,是從小就在純英文環境長大的第一語言使用者──舉凡發音、文法、腔調、說話速度等不如「第一語言使用者」,我們便常會說自己或別人:「我英文不夠好」、「他英文很差」。

然而,在移民眾多的加拿大,很大部分比例的人口,英文都非為第一語言,所以當地人並不會用「好」、「壞」英文來區分彼此,且多數時候,都是用彼此鼓勵的方式來面對英文溝通。當然,要快速提升英文能力,一年多的時間真的不夠,更不可能比上出生在這裡,每天使用英文生活的人。自己能做的,即是不斷使用英文、不斷改善。

而在這生活,我也發現到,在與對方溝通交流時,別人更重視「你想說什麼」勝於「英文的能力」,如果一時想不出來如何把想法立即轉換成英文,換句話說、慢慢說也同樣可以達到目的,當然選用精確用字、文法標準,可以更快達到溝通的效率,但其實對方如果是真心想跟你交流,是會有耐心聽你「說清楚講明白」的。

曾經跟幾位來自澳洲,英國及加拿大人同桌吃飯時,討論到英文流利度,同桌的法語區的加拿大人說著,自己的腔調很明顯,其他人說著:「但我們都聽得懂,沒關係」,我也就搭話說著,我覺得自己英文不是很流暢,都還要想很久才知道什麼說出來。這時同桌的澳洲同事馬上說:「我用了 29 年英文,本來就應該比你習慣這語言,但是我覺得你己經不斷進步了,更重要的是,你還懂另一個語言,我才要羨慕你!」聽她說完,同桌同事也點著頭,而我眼睛都快流下兩行淚了。

在這裡,語言是溝通的工具,而非區分階級

另外,就是關於腔調這件事:在台灣,我所受的課堂英文教育,多崇尚美式英文(跟些許英式英文),甚至認為必須腔調與美式英文相同,才是叫做真的「懂英文」。

然而在加拿大工作,其實各國移民都有自己的腔調,大家也不會獨尊美式英文的腔調──初到加拿大時,看到印度人、菲律賓人、馬來西亞人、越南人、德國人同事,都可以用著各自國家的腔調,對應客人需求把問題快速解決,感到佩服不已。

來到加拿大後,也才慢慢了解這國家雖然鄰近美國,但是其實與英國淵源更為深遠,所以很多用字都偏英式(包含澳洲、紐西蘭等 Commonwealth 邦聯國亦然),但這些都不會是造成溝通的障礙,只是有時需要多一點時間說明而已,更可以學習到新用法。

此外更有趣的是,到了這裡生活,我也慢慢也才知道,原來即使是「法語區」的加拿大人,也不一定可以和法國人順暢溝通──正如同南美洲大部分國家都用西班牙文為主(巴西例外),但均衍生成自己國家所用的西班牙文,也與西班牙國內用法有些許不同──想想中文的世界不也是一樣?「台灣中文」、「中國中文」、「香港中文」、「馬來西亞中文」⋯⋯均有不同之處,沒有那一個區域的中文就「比較高尚」或是「比較落後」。

因此,我如今深深了解到,英文不會只有台灣教育所學的單一模式而已,它就是一個溝通工具,也一定都會因地制宜地變化與調整──學習英文的重點在於,是不是真的願意拿它來溝通,並且讓雙方可以達到彼此了解、交流的目的。

但有一點很重要的是,不要在很多不同背景的人一起相處時,還是只用自己母語、與同國人討論事情,把其他人「晾」在一邊;更千萬不要在別人面前,用母語笑笑著說在場他人的壞話,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,更何況,其實在這樣多民族的國家,聽得懂你母語的人可能很多,他們要如何反應?

整體來說,來到這裡後我對台灣教育的反思是:我們通常很注重英文說得「好不好」或是用法「對不對」,而非專注描述整體想法的使用方式。但語言是拿來溝通的,不描述整體想法,這如何達到溝通的效度?講錯不會怎麼樣,即使被糾正,說聲Sorry,再問清楚就好了,如果怕錯不開口,反而容易造成更多誤會。又如果那天台灣政府降低門檻,決定開放全世界人才來台灣工作時,英文這個國際語言,我們是否已做好準備真正在生活中應用它?


重新認知「專業」的意義:與世界各地同台競爭,才真是實力

初到溫哥華時,在找工作之際,我到了類似職訓中心的機構進行諮詢。那時的顧問,問了我兩個很重要的問題

1.「為什麼非要雇用你,而不是已經拿到居留權的新移民?」

2.「你有什麼特色(feature),雇主非雇用你不可?」

在這多種族的國家,絕大多數情況雇主不會因為你的膚色、性別、年齡,影響錄取因素(以上因素也不得出現於履歷中),但你必須在兩張 A4、精簡扼要的履歷表上,說明清楚──「我的價值在哪裏?」

在加拿大這個多種族、多移民的環境求職,多數企業關注的是你的專業,可以解決什麼問題或創造什麼機會?不會因為你是「新移民」,就限定你只能從事基層工作。

而真正的海外求職競爭程度,也比我原本想像中還高,舉例來說,在剛到班夫(Banff)時,有一冬季就職博覽會,起初以為應該不會有很多人來求職,沒想到現場人滿為患,而且不乏母語為英文國家的求職者。

在加拿大,如果真的要找一個正職工作,都不會問「你從哪裏來」,只看你真正的能力是什麼?(但加拿大的兼職工作機會非常多,主要是以服務性質產業為主)真的很有可能同一份工作,是來自世界各地無數的人跟你同場競爭──不會只有加拿大人,可能也會有來自澳洲、英國、德國、菲律賓、尼泊爾等許多地方的競爭者。

這樣的情節,或許和台灣也有相類似,但是我們在台灣或華語區域找工作,主要的競爭對手多是華人或是會說華語的人,相對比較單一、不常見到各國籍、各文化背景的人,同場競爭的情況。

相對來說,由於工作者來自四面八方,文化、工作習慣大不相同,就我觀察,在加拿大的職場,工作管理的難度相較之下是高的──相較於台灣重視效率、員工「態度」與職務階級,在加拿大我感受到管理階層較為扁平和親近,員工的意見和建議,是真的會被拿來討論和思考,不會都以主管的觀點為主。

實際舉例:我在飯店工作大約 7 個月後,因為經理想要提升部份工作的執行效率,於是找來擔任相關職務的人一起討論──在場的包括兩位澳洲人(任職 2.5 個月)、一位印度人(任職 3 週)、我(任職 7 個月)、執行經理及經理助理(任職均超過 10 年)──在討論的過程中,我並沒有感覺到因為執行經理及經理助理的「資歷最高」,就一定需要遵照他們的想法。

在討論中,每一個人的想法與發言時間,都被充分尊重,也都被拿來仔細研究和思考可行性。最後,在開放的討論後我們討論出可行性最高的方式,並且實際實踐在之後的工作中。

在加拿大,我從不會因為從事的可能是刻板印象中較為「基層」的服務業工作,而感到自己矮人一截──在這裡的競爭是較高的,但不會感到壓力倍增,反而覺得有一種力量,將自己推往更積極、更正面的方向,而不論從事什麼行業,我也開始更加要求自己變得更好、更專業。

尊重,與人從小相處社交,建立幽默感,包容各自意見
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,它的檔案名稱為 article-ck-5a0a9bc696cab.jpg
應徵滑雪場工作場景,各樣人種都有

重新認識「社交」的本質:尊重不同的價值觀

當一個社會逐漸進入已開發國家之列,往往重視深入溝通,更勝於物質表徵──在這裡,我看到加拿大人相當重視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,人與人之間,也強調正確良好的訊息交互(massage across)。

在共同生活的環境下,其實可以明顯感受到,一個人是不是願意跟你接觸,或真的喜歡你──其實從身體語言就可以感覺得出來了,對方可能沒有惡意,但就是不會很想跟你接近──但其實加拿大人通常不會在意,因為當你大方做自己,一定會找到合拍的朋友。重視並建立自己的鮮明獨特性,比迎合別人來得重要。

在飯店工作時,有幸參與到公司舉辦的 Christmas party,其實這有點類似台灣的尾牙,也有抽奬、員工表揚、圓桌餐聚等等,但最大的不同,是活動最後,大家會隨著音樂跳舞享受音樂,並享受跟旁人之間的互動。

參與他們的 party 才真能了解到,在這個社會中,大家重視生活、重視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,多半遠大過於物質需求。加拿大的大城市居民非常重人文,書店排行榜前幾名一定都是小說、歷史或人文科學類等書籍。

至於要如何自在地在加拿大建立「社交關係」?從個人經驗中觀察,我認為,很重要的關鍵是「幽默感」和包容「異」見:

自己曾經歷過的事情包括──約 13 個月大的小朋友,跟我這陌生人牙牙學語,走路都還有點不穩,家人帶上飛機,卻任由他走道上與整機的陌生人交流;6、7 歲大的小女孩,自己獨自一個人,不怕生地向我詢問製冰機位置,獨自取冰塊回房間,甚至還問我是否需要幫忙開門,讓我送毛毯進房間;7、8 歲的小朋友在國慶舞台上,各自跳著自己創作的獨特舞步,不怕和同伴尬舞,也更不畏懼台下眾人的眼光,盡情跳舞自由隨性發揮自己,所散發出來的笑容是真切的發自內心,不是外在的給予的肯定而感到快樂⋯⋯

也曾在咖啡店工作時,遇到一位年長客人,他看到我們店內活動的帽子很喜歡,便詢問要如何取得?我回答說:「您需要在這工作才行。」他笑著回答說:「可以幫我跟你經理說,我在這裡,可以面試一下嗎?我想在這工作~」我回說:「好的,不過可能您需要等一下,我去跟他說。」他又說:「喔!我可不能等太久,我已經夠老了。」

像這樣幽默而友善的對話,總能讓我和客人們相視而笑,也常讓我整天的工作心情都好了起來。

在加拿大國慶日時,小朋友們在台上隨著音樂,自在快樂的跳著自創舞步,也感染著其他人。

在加拿大社會生活的經驗中,我也深深感覺到,每次的對話討論,多數人都非常尊重對方的建議和想法──即便自己不喜歡、不認同,也非常少見到惡言相向或是「互酸」嘲諷的行為。

例如在加拿大時剛好經歷美國總統大選,有機會聽到各國同事對於美國大選的看法:有人支持希拉蕊、也有人力挺川普,但是各自表達完意見後,大家還是可以拿著啤酒吃著洋芋片,坐在一起看著電視,討論著週末要去哪邊玩──或許「美國大選」和加拿大本身關聯較少,但即使在加拿大備受討論的移民、難民、社會福利等問題的討論,我也未曾看過眾人因為立場不同,而有激烈的言語攻擊,或彼此厭惡、嚴重區分成對立陣營的狀況。


結語

人的感受都一樣,屏除刻板印象,實際接觸才是真實獲得

在國外真正生活,與旅行觀光最大的差異,是有機會看到一個地方更真實的面貌──所謂的「真正生活」,我認為就是早上坐公車或大眾交通工具上班時,看到同樣帶著一臉倦容的上班族;看到大眾市場中努力營生的小販和自在逛著街的一般人⋯⋯看到每一個人在自己土地上生存的真實樣貌,你往往會發現,其實我們之間的「相同」多過「不同」。

在「真實地」踏出原本環境,與活生生的「外國人」接觸後,感受才是最真實的──我學會不再以每一個國家的刻板印象,代表該國人「全部」的樣貌。

比如說:不要以為德國人「都」是工作效率很高,不會偷懶;日本人就「都」不會貪小便宜;英國人「都」是紳士,殊不知其實也是有藥頭;不是美國人「都」很粗魯沒文化,其實和善有禮的美國人也很多;澳洲人也沒有「都」自由懶散,認真工作的人多的是⋯⋯放下既有偏見刻板的印象,你會發現不是白種人就好棒棒,更不是膚色比我們深的人就比較落後,不是講話帶口音的人就是英文不好⋯⋯。

外在表徵,不代表真正的感受,人的感受都是一樣的:「公主病、王子病」給人的感覺是一樣的,「驕傲自大」給人的感覺也是一樣的,「積極正向」給人的感覺也是一樣的⋯⋯不會是因為來自、或身處哪一個國家,我們就因此有高低之分,只有彼此合不合之別。

世界真的很大,許多人說台灣很小、國際能見度很低──但我想,我們如更具包容心和勇氣,發揮我們優良價值,相對能見度即可大幅提升。

在這段時間,我遇到的許多外國朋友都知道台灣:有些人曾經來訪過,但大多只是短暫停留,對於「台灣」的印象多數都是說一個現代「都市」(a modern city);而更多人是只聞其名卻未曾來訪(當然也有人分不清楚 Taiwan and Thailand),但多數人都「聽說」台灣很漂亮,對於台灣的文化或特色,也都有興趣,比如說:「台灣除了都市外還有什麼好玩的?聽說你們國家不大,大概走一圈要多久? 」

其實至少以加拿大來說,這裡的人對我們自身文化、歷史故事、自然美景都非常有興趣。對他們而言,台灣是個很新鮮的地方,但其實大體上的印象都是好的──比如我們的自由民主程度是高的,治安安全程度對外國人來說是好的。

當然,每一個環境都有自身問題,台灣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,但即便在加拿大這樣普遍被視為先進、自由的國度,藥癮、酗酒、流浪漢等社會問題,也同樣存在社會之中,我想我們實在無須過度妄自菲薄、當然更不應過於自大──認知到自己的優點並努力宣揚,同時借鏡他國多多改進不足,台灣會讓世界各國人更熟悉、更喜愛。

在與許多不同國家的人交流相處後,我最大的體會是:其實國與國之間的分隔,並不如自己過去想像中的那麼遙遠──我們都像是同住在這地球上的一個「大家庭」,每一個「家族成員」,有人年長,有的還年幼、還在求學階段──

但我們需要思考,有沒有自信建立起自己的標準和方向,有沒有決心做一個「成熟的大人」,還是一直「不想長大」,還是只想做個「憤世嫉俗的青少年」?

在這段時間中,台灣友人常傳訊息對我說:「你很勇敢喔!敢這樣放下一切」之類的話,但我卻覺得,這其實一點都不困難──困難的是自己身處舒適圈不再進步,卻沒有勇氣起身改變、甚至完全沒有發現。

勇敢,不是決定在開始那一瞬間,而是持續經營,完成一件事的堅持。改變既有的觀念或環境,不會一蹴即成,只有起身行動。

本文步刊載於「換日線」(因應閱讀體驗優化,調整部分內容製作目錄,故與投稿文章排版有些差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