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 大家好,我是老布
I hope you’re having a great day.
在去年(2024)時,有機會被推坑參加鐵人賽,在一開始時,覺得還是不知道有沒有能力,可以連續產出30篇,但後來用了Heptabase後,覺完賽機會大增,使用好工具,就可以增加效率,再來更重要的一點,有跟朋友組隊,相互鼓勵監督,這樣也更有達成的機率更高,有工具有隊友,成功完賽機率就也變高。
參加鐵人賽也有一個好處,強迫自己把內容產生出來,同時讓自己順勢建立起自己寫作SOP,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餘,建立起一個模式框架;在30天這個限制條件下,建立起寫作的SOP,在30天之後,完成主題內後,也就可以自己在檢視一次自己寫作的SOP,讓自己的輸入輸出模式可以隨著現在狀態做調整。
在完賽頒獎典禮中,真實的看到很多網路大神,包含布丁,是一個很有趣的體驗,今年也還是會想參賽,想挑戰新主題,邊學習邊成長,衝一波~有想組隊的,快來揪我!~✌🏽✌🏽✌🏽

工作變異頻率越來越高
2019年哈拉瑞(Ynharari.com)的一場訪談中談到工作變異的議題(28:24),其中他提到從2025年一次工作變革,2035年一次、2045在一次,每10年就會有一次工作變異甚至更短,每次的變革都會讓原本的知識技能大幅改變,當前的工作項目,可見的未來,就不一定仍會被需要。
在這之前就要先預想要運用某總方式重塑自己,保持的足夠堅韌的心理素質及情商,來因應每次的重塑時刻。
現在無法真正知道在2040年時,實際的就業市場如何改變,因此需具備質疑判斷能力,當有人「堅稱知道20年後就業市場會需要什麼人」這樣理論或內容,是否能判斷是否具有可信度。
在這變異的過程,最好的投資,就是在學習(Learning)、情商(Emotional intelligence)、心理平衡(In mental balance)這樣的技能養成;訪談最後提到人類社會,底層不會因為AI而改變的是「真實互動」,這社會運作的模式,會越來越彌足珍貴,或許也就會變成高價值產品的因素。
Take away:
工作變動像 iPhone 更新,舊技能可能慢慢過時,保持身心靈平衡,建構備案因應。
數位自耕農找到新商機
這一篇文章是在描述大公司都開始慢慢用合成資料,來訓練AI,而為什麼會要開始做這件事?
最主要的因素是,光這5年AI發展,AI已經把人類累績30年的網路上資料,都已經吃完了,所以才會開始使用合成資料,而合成資料會產生什麼樣的Side effect,目前還無法得知。
這也就表示數位自耕農(內容創作者)或許會更被市場需要了,透過真正自身獨有體驗和經驗創作出來的內容,再送回去給當AI的資料,這會是一個更被重視的領域,因為缺乏真實資料,因此更顯重要。
Take away:
在未來原創內容的最大買家,說不定是ChatGPT。
吳恩達談產品經理在AI時代的能力建構
吳恩達大神的這一則推文(他也發成文章),再將說產品經理需求將會提高,因為AI工具的便捷及效率,而理解產品需求提出有意義、有效的解決方案的能力更顯著需要,而這樣能力,也不會僅限於產品經理需要增強。
文章中提到AI產品管理的5個技能,其中對於「管理模糊歧義能力」,這一能力描述很有感。
Skill in managing ambiguity
Because AI’s performance is hard to predict in advance, PMs need to be comfortable with this and have tactics to manage it.
這能力絕對是產品經理的日常,每天都要去區分那些問題需求是真正該做的事,這非常抽象也沒有絕對解法,而是在各種不同的錯誤和討論,找出一個平衡點,而在AI這噴飛的時代,對於抽象模糊的管理能力(參考這篇講述定義問題)將更顯著需求,也才能確保AI產品負責任的執行實施(implemented responsibly),不免產生危害人類的生活。
Take away:
人人都應該嘗試做一下產品經理的工作,增加自己的守備範圍。
以上為本期內容,下期見~
有任何想法或建議都請不吝跟我說,會持續迭代優化。
如內容覺得不錯,也請多多分享給您親朋好友
祝大家一切
順風💨順水🌊順浪🏄♂️順滑🏂順心💕!!
老布
2025年曆現正銷售
一張年曆,幫你實踐計畫。
有需要的朋友,點擊下列連結進行填單購買。
全年購買,直到售完為止。
購買連結:https://forms.gle/H1XKrHfCKC9spMTC8
🌐My Blog:老布下班後
🎙️My Podcast:西伴布日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