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 我是老布
I hope your week is off to a great start.
月初,終於訂閱GPT。雖然其免費功能已能滿足日常需求,但促使我轉為付費的最大原因「滿足好奇心」。隨著ChatGPT在資訊搜尋上的表現越來越好,每當我更深入探究某個議題時,常常會達到每日使用上限,這也正激發了我申辦付費會員的動機,讓我可以一直問一直問,讓我建立觀點的效率可以更快。
另一個亮點是:ChatGPT目前已支援直接生成圖片,這樣生成圖像,就不用再另外開啟其他工具;也有跟上前陣子,網路上掀起了吉卜力生成圖像的熱潮。但除此之外,我立即進行了一連串的試驗,甚至在吃晚餐的同時不斷產出各式圖片(如下圖)。

過去,若要完成類似圖形系列或icon設計,往往需要耗費一週以上的時間;而現在,只用一個晚餐時間,只要利用GPT,就能迅速生成初步的風格與型態,為後續提案節省大量時間與精力。
近期生活周遭有人提出,是否會過度依賴 AI 工具。其實,「過度依賴」這一說法本身是個假議題。這些工具的目標就是在於提升我們的生產效率,而非取代自己的主動學習與創造力。如果認為只靠工具便能應付一切,可能就忽略了持續充實自身知識的重要性;會提出這樣問題,應該是對於AI工具也是過於陌生,或是也不常使用,之前在推特上面看到一句話「現在,如果你還是覺得AI生成覺得不夠好,可能是你不會用,不會提出正確有效的問法」。
所以會不會因為AI工具,就不會做研究了?就不會做設計了?就不會了解組織文化及流程?這些問題不會因為AI工具才會產生的問題,是本來就已經存在的問題。
且時代的轉變是會需要具備可匹配的能力和技術,才會得於時代中生存,這樣的概念在30年前電腦資訊的發展就deom過一次了,而在電腦資訊時代開始初期,也很多人都在抱怨用電腦做報告很難用,但是身體也是默默付費給Mircosoft;假設現在面試時,說你不會Word, PPT, Google這樣的能力,這樣有一大部分的工作是都無法獲得的。而30年後Mircosoft、Google都變成軟體服務的一方霸主,也沒有人敢說不會用電腦做報告。
換句話說,當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並持續學習成長時,AI 工具僅是我們提升效率、擴展事業的有力助手。它們能大幅減少那些重複性或耗時的資料整理工作,讓我們更專注於創意與決策。
下列連結,是我整理了近期測試中效果不錯的 Prompt 和結果:
當然這些不全然我原創,是在各方社群媒體上,有人佛心分享他們Prompt後,我在轉換成合適自身應用的Prompt,會整於連結中。這份資源會不斷更新,有覺得不錯的都會更新上去。
用ChatGPT探索陌生議題或領域
本期內容,這一期想說明,我如何透過 ChatGPT,來探索一個自己原本不熟悉,甚至完全陌生的議題,並一步步釐清脈絡、建立觀點。因為自己的問題很多,所以在免費的額度上,就常常會卡住,下面是我猜解問題的方式,可以參考轉換,不一定需要付費才做得到。
這樣的探索過程,其實就是進行設計研究時常用的一種探索模式。從一個模糊的問題開始,經過主題猜想、假設建立與資料延伸,逐步將問題具體化、清晰化。這次,就以近期全球最熱門話題的「美國關稅問題」為例,來說明我的探索方式,也一並了解關稅對於自己的影響。
雖然在我的工作中,關稅這件事並不會有直接的影響,但因為政策變動往往會對整體產業結構產生連鎖效應,所以就好奇:「關稅的調整,是否會影響的軟體開發產業?」。
和ChatGPT的所有對話內容,可以點此連結詳讀。
第一步:建立問題核心與範疇
先從一個基本問題切入:「目前的關稅制度,對軟體開發有哪些潛在影響?」
接著延伸出以下幾個子問題,逐步深入:
- 關稅政策會如何間接影響軟體服務?
- 開發商可採取哪些因應策略來減緩風險?
- 關稅目前的實施條件與對象為何?
- 關稅的計算方式與實際執行機制為何?
這些子問題從「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」的狀態,慢慢延伸出具體的切入點。
第二步:轉換觀點,理解美國市場受關稅政策影響
接下來,進一步聚焦在:「這項政策,對於美國本土的主要軟體與科技企業,有什麼具體影響?」。
想藉此了解,若政策對美國本土企業產生壓力,是否會反映在未來開發模式、產品策略甚至價格結構上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對於軟體開發運營是否需要改變思路?
因此向 ChatGPT 提出延伸問題:
- 關稅會否在 2~3 年內,對軟體產業產生實質性的改變?
- 若政策持續執行,我應該考量哪些風險,進行哪些軟體開發商業模式的佈局?
第三步:激發不同視角
在這次對話中,ChatGPT 給了我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:關稅可能會導致 AI 伺服器與雲端運算成本上升,因此開發者可以考慮使用非 AWS 等大型雲服務,改以中小型、穩定性高的雲端資源,以降低整體營運成本。但這是否正確,仍需要驗證,但可以給我不同視角出發。
這樣的角度,是我過去從未認真思考過的,但透過 AI 的回饋,讓我開始重新檢視雲端服務選擇與成本管理之間的關係,也為未來提案方向打開更多可能性。
這些提問與思考方式,不僅能幫助我更快熟悉陌生議題,也建立獨立觀點與提升決策能力的練習。如果你對這樣的探索過程感興趣,我將本次對話的完整內容,於下方連結中:
Take away
簡而言之,探索一個陌生的題目時,先從自己的被影響的角度出發,在換位思考不同關係人(Stakeholder)探索他們會有什麼影響,在看整體可能會有那些行動可以進行。
以上為本期內容,下期見~
有任何想法或建議都請不吝跟我說,會持續迭代優化。
如內容覺得不錯,也請多多分享給您親朋好友
祝大家一切
順風💨順水🌊順浪🏄♂️順滑🏂順心💕!!
老布
🌐My Blog:老布下班後
🎙️My Podcast:西伴布日常